Join the Håndlavet newsletter. Be the very first to know about our limited arrivals, receive special offers and more.
[contact-form-7 404 "Not Found"]

閱讀推薦 | 來自丹麥的半年刊 Ark Journal (藝術・建築・室內)・I

第一次接觸到 Ark Journal 是在2019 3 days of design展期拜訪哥本哈根時。當時這本雜誌尚在籌備階段,尚未出刊,首次在丹麥的家居設計三日中以展覽形式曝光。那趟當日來回的彈丸旅途裡,除了 Frama 的新辦公室和 The Audo 開幕之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Ark Journal 的展覽了。後來輾轉在巴黎的 0fr. 書店裡看到了第一冊的刊物,這是一本一年兩冊的半年刊,目前出到第三期。裡面除了大量美貌的北歐傢俱品牌廣告外,也有許多藝術家,服裝設計師等的採訪專輯,內文以口語的英文寫成,閱讀起來並不艱澀。

創刊號的 Ark Journal 以人物採訪導向引導讀者們探索藝術,室內,空間,人文,並透過在美學領域中的引領者們的話語給閱讀者帶來獨自的啟發。

2019年春夏創刊號。

Image source – Ark Journal

Interview I 芬蘭時裝和家居之母:

Marimekko首席設計師 Vuokko Nurmesniemi & 建築師 Antti Nurmesniemi 隱匿在樹林間水上之家。

說到芬蘭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是 Moomin Valley 的河馬們,再來就是芬蘭的全民時裝家居品牌 marimekko。而開篇第一段採訪就是其首席織品設計師 Vuokko Nurmesniemi 和她的室內設計師丈夫 Antti Nurmesniemi 在赫爾辛基的水上住所。

Antti Vuokko 建造的水上之家

Vuokko & Antti Nurmesniemi 夫婦

“We work like a family – quarrelling, arguing, discussing and celebrating.”

我們像一家人一樣工作-爭吵,爭論,討論和慶祝。

  • 上圖左 : 帶給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很大影響的 marimekko 設計。條紋和飽滿色彩的幾何圖形是其特點,也能看出50年代 Twiggy Mary Quant 的歷史。
  • 上圖右 : 現年90歲的Vuokko。

‘’那幢房子和一旁的景致融為一體,Antti 考慮到如果從海邊那邊能看到這所房子,就不好了。所以他將這所房子的一半蓋在了地下,我們周圍種了這些松樹,讓房子藏在樹間,從海邊就看不到它了。他們現在是高大的樹木,但是當我們搬到這裡時,它們都很小。

‘’That house blended into the landscape and he was thinking it’s not nice on the seaside if you can see the house. So he built this house partly underground, and we planted all the these pine trees, so you don’t see it. They’re tall trees now, but they were small when we moved in here.”

Antti Vuokko 一起設計的躺椅,兩張躺椅面對面擺放著很是溫暖。

Antti Nurmesniemi Sauna Stool 1952

Antti 為三溫暖設計的椅子,有點像馬桶蓋,又有點可愛,讓人聯想到三溫暖版本的 Charlotte Perriand 矮凳。害羞的芬蘭人有種很特殊的社交場合,就是烤箱三溫暖,也有點像古時候的羅馬浴場,邊洗澡邊閒聊張家長李家短。

Interview II | 畫廊家 Gallerist Claus Andersen :

” A better place to show art than white cubes, but not your own home.”

主張「藝術品不該是掛在空白四方的藝廊裡,而應該要結合人們的生活,讓人們能舒適的參與其中。」的丹麥畫廊主 Claus Andersen,經歷過2005當代藝廊形式(純白四方空間),又經歷過將畫廊和自家結合的時期(最終因為家中所有人每天進出家門都要先經過藝廊空間的隱私問題搬動藝廊位址),最後重又將畫廊與自家生活分割開,將一座建立於1750的典型哥本哈根寓所轉型為現在的 Andersens Contemporary 畫廊空間。他的採訪裡有幾段很有意思的發言。

“If you take the hardcore crowd, they have a tendency to say that the white cube space is more neutral or, let’s say, less context, which is bullshit somehow, it’s just another context.” It’s not nice walking around in a big white space, he says. “It’s “simply not human. Potentially the artwork looks better in a photo, but in real life, it’s just not comfortable.”

如果詢問中堅份子,他們會傾向於說白色立方體的空間更加中性,或者說這樣能使更少的環境因素去影響藝術品本身意境,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胡說八道,純白四方的空間只是被刻意建立出來的另一種情境。” 他說 ” 在空蕩巨大的純白空間走動的感受並不好,這不符合人性。藝術品可能在照片中會看起來更好,但在現實生活中,感覺並不舒適。

Antti Vuokko 設計的 lounge chair 在這個採訪中再次登場,這是 Claus 家中藏品。

左圖書頁中

  • 英國諷刺藝術家 David Shrigley 的作品 “Back in 100 years” 懸掛在這幢擁有270年歷史的古老公寓門上。
  • 擅用光影製作現代雕塑的冰島藝術家 Olafur Eliasson 以鏡子和玻璃球製成的作品掛在牆上。
  • Harp Chair by Jørgen Høvelskov
  • 古老歷史遺跡的細節在屋中的階梯,門板等處處留下了痕跡。

“I complain about clients only buying works they can hung on the wall, and I’m not much better. So, I have to step up,” he says, during a tour of the grand apartment.“

我抱怨客戶總是購買他們可以掛在牆上的作品,但輪到我佈置自己家中時卻並沒有比較好。為此,我試著加強這點。” 他在帶領著大家參觀公寓時說道。

He holds the same strong opinion about institutional art galleries and museums, believing that too many of them are designed for a wow effect rather than considering how important amenity is to overall experience. One reason why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north of Copenhagen is so popular is because it has a human scale, he says. “”It’s not intimidating. If you look at some of these American museums especially, it’s always a huge power statement, which is a big mistake and not nice.”

他對藝術基金會,畫廊和博物館持有相同的強烈看法,認為其中太多的博物館是為達到驚人的效果而設計的,而不是考慮舒適性對整體體驗的重要性。他說,哥本哈根以北的 Louisiana 現代藝術博物館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符合人類活動的特性。 “那不是震攝人的效果。如果您看看許多博物館ー特別是美國的博物館,它們總是在彰顯著巨大的影響力與存在感,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並不好。”

相同的經驗所有去過 Louisiana Museum 的訪客應該都能有深刻的體驗。比起在巨大無比的紐約 Metropolitan Museum 或巴黎羅浮宮中迷路走到崩潰,拜訪丹麥的 Louisiana 現代美術館就好像去鄉間的渡假小屋一樣舒適。同樣的體驗我也深刻地在巴黎那些或現代或傳統的米其林餐廳們有相同的感受ー「吃完一頓飯好像耗盡了所有精力」而反之哥本哈根的 Kadeau 餐廳如溫暖家居的裝潢和服務則更能令人放鬆享受美食… 只是價位可能會吃到破產無家可歸。

夾頁:丹麥藝術家 Sonja Ferlov Mancoba 的作品小冊夾在創刊號的中間。在1984年逝世前的 23年,長住在巴黎 Rue du Château 工作室的 Sonja 當年和同住在巴黎的鄰居 Alberto Gaicometti 亦有往來,而 Sonja 的丈夫,非裔藝術家  Mancoba 也帶給了她作品更多濃厚的非西方文化影響。儘管 Sonja 和 Mancoba 在世的經歷幾經波折磨難,留下的作品都是十分符合現代審美的作品。再寫下去篇幅就太長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Ark Journal 創立以來目前出到第三期,目前每期都會推出多版不同的封面。我目前都是在維也納的選品店 Volta 線上購入,每半年買一次雜誌時都會東拼西湊買上一些枕頭小碗湊免運,收到雜誌時同時還能收到一些家居小物的增添生活幸福感。

Ark Journal

www.ark-journal.com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Join Waitlist 當商品補貨時我們會通知您,請輸入有效的電子郵件位址。 We will inform you when the product arrives in stock. Please leave your valid email address below.
X